第二章
泰國
第一節 宋卡
又看見夕陽西下美麗的景色,大約黄昏時分,漁船靠岸了,泊在名叫宋卡(Songkhla)的漁港。Songkhla自古以來是泰國南部的一個港口,商業繁盛。船上的其中一個工作人員引領我們到附近的一家旅館,此時黄姑娘出現了,安排房間後,就帶我們去吃晚餐。泰國和越南有一個鐘頭的時差,初到異地的我覺得很新奇,竟然多了一個鐘頭。黄姑娘說明天一早就會北上曼谷,所以我們也利用在這裡唯一的晚上 到市區逛逛,看個究竟。
旅館外,人潮熙熙攘攘,好不熱閙。當地天氣熱,人們都喜歡往外跑逛街。我看到一個賣甜品的檔口,圍满着人群,攤檔上放满了各式各樣的甜品,琳琅满目。泰國甜品别樹一格,花樣多,香味濃,惹人垂涎,流漣着,不忍離去。
第二節
曼谷
35 旅館並不是一間很大的旅館,不過很乾淨,曼谷人很友善很有禮貌,女人很愛化妝,很常聽到女人說話總帶有一個kha 的結尾語,男人說話就帶有一個krab的結尾語。後來查問到那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禮貌的說法,每個民族的語言都有他們獨特的結尾語,泰語也不例外。
房間也算大,放了两張雙人床。房裡開着冷氣,空氣中散發着茉莉花清爽的花香。两張床的中間有一個坐櫃,不高,和床平行,上面放了電話和閙鐘。坐櫃下面連櫃有一部收音機,正播放着悠揚悦耳却又哀怨的泰語歌曲。雖然聽不懂泰語,歌曲的音韻却令我陶醉,時至今天,我還愛聽泰語歌曲。
曼谷是泰國的首都,是泰國的行政中心。市面呈現一片繁華景像,車水馬龍,熙來攘往,好不熱閙。日本製造的機動車,三輪篤篤(tuk tuk)車,穿梭於擠塞的馬路上。載满乘客的大型巴士,伴着計程車,汽車等不時發出的喇叭聲,喧嚣一片。由於曼谷的巴士使用柴油來發動機器,從車的烟囱散發出來黑色嬝嬝烟幕,萦繞着走過的空間,空氣中帶着一股氣油味,氣味令人窒息。
曼谷的清晨,祥和寧静,總看見穿着黄色僧侣服的和尚手中拿着一個鉢子站在行人道上向過路人化緣,泰國是佛教國家,和尚處處皆是,而他們得到當地人虔誠的尊敬和施贈。
穿着整齊校服,背着書包的中小學男女學生三五成群,天真無邪,容颜開朗,邊談邊笑絡繹於街道上。行人道上亦不時看到一攤攤零食小販爲生計而忙碌着。市面一片繁榮景象。
比起越南西堤城市,曼谷的市容寬大的多了。這個城市有四百多座佛教寺廟,其中最有名的是大皇宫内的玉佛寺和在其河斜對面的黎明寺。另外曼谷亦是購物的好地方,價廉物美且購物設施充足。曼谷的購物商店,都是幾層樓高的,附設有扶手電梯,方便購物者上落使用,而一切商品,都擺放得井井有條,讓人一目了然。
在等待去香港的日子裡,黄姑娘也没有讓我們在旅館裡空等着,她經常帶我們去外面遊玩。看電影呀(曼谷也有很多放映華語電影的戲院),参觀曼谷各地的景點,著名的廟宇等等,當然也少不了品嚐泰國的各式道地美食了。
第三節
觀光
曼谷的佛廟很多,著名的大皇宫(Grand Palace)和玉佛寺(Wat Phra Kaew)是挨着的,如果用一個形容詞描述大皇宫,那就是“金燦燦”。泰王室規模最大的宫殿建築群,匯集了泰國建築、裝 飾、雕刻、繪画等民族特色的精華。位于湄南河東岸的,始建于拉 瑪一世時期的1782年,曾一直是暹羅王國的皇室居所。現在的皇室 已經搬到Chitralada宫,大王宫只用作少数慶典活動。其中玉佛寺可以說是其中的精髓部分,大王宫内的玉佛寺是泰國最神聖的寺廟,是歷代王族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
卧佛寺 (Wat Pho ) 是曼谷面積最大最古老的寺廟,擁有一千多座佛像,最大的看點就是大得令人震驚的卧佛,長46米,高15米,展示了佛祖最终涅 槃的形象。佛像由石膏包着一個黏土核心塑成,最后在外面貼上金箔。佛像雙目和雙足镶嵌有珍珠母貝殼,足部展示了108個吉祥圖案。這里也是泰國的第一所公立大學所在地,傳统泰式按摩正是發源于此。寺廟内提供按摩、足療等服務。
鄭王庙廟(Wat Arun)又稱黎明寺,位于湄南河西岸,與東岸的卧佛寺隔河相對。建于19 世纪大成王朝時期,建築工藝精湛,曼谷著名地標之一,有泰國埃 菲爾鐵塔之稱。主塔巴壤塔高82米,是登高俯瞰湄南河和對岸的大王宫等老城區的绝佳位置,傍晚参觀景色更美。穿着要求和参觀大王宫一樣,若着装不合格,需花20銖租衣服。
丹嫩沙多水上市塲
(Damnoen
Saduak Floating Market)位于曼谷市區西南方,距市區约2小時車程。是最有名和出鏡率最高的水上市塲,號稱泰文化的“水上主題公園”,有超過100年的歷史,但現在旅遊商業化氣息濃重。盡量趕早去避開9至11點觀光客擁進的高峰時期,市塲裡的水果很划算,但是纪念品則比曼谷市區的夜市貴很多。
黄姑娘帶我們参觀了這两座廟宇(2/23/1973),進入寺廟也要遵守一定的規矩,衣服要整齊,不能穿鞋子踏進去。廟的周圍也满熱閙的,廟門外有很多小攤販子,販賣着各種不同的東西,如廟宇的纪念品,各種零食等等,讓人眼花撩亂。黄姑娘還特地在廟裡幫我選購了两個佛像,之後還到唐人埠的金舖用金盒子把它鑲起來,配着我原有的頸鍊子,一直戴到今天。
第四節
美食
参觀完廟宇之後,黄姑娘帶我們到一家離佛廟不遠步行可到的泰國餐館吃飯。餐館佈置裝璜清雅,冷氣襲襲逼人,入門的地方擺放着象和佛像的裝飾物品和各式鲜花,颜色鲜艳可愛。柔和悦耳的泰國情歌音樂隨着陣陣茉莉花香,同時散播在空氣裡,和外面車水馬龍喧嚣嘈吵的塲景形成了一個極大的對比。
泰國菜的特點,講究酸、辣、鹹、甜、苦五味的互相平衡,通常以鹹、酸、辣為主,帶著一點甜,而苦味則隱隱約約在背後。首次嘗試泰國菜的人都會覺得味道很獨特,因為五味同一時候顯現在舌頭上,而且有很多調料是東南亞特有的。泰國菜用調料的特點,整體來說善用椰奶,九層塔,香茅,泰國青檸(又稱青檸菜),和辣椒。
黄姑娘非常熟練的點了飯菜,而我則無所事事地好奇的四周張望,新的事物總引起我的好奇心,要一探究竟。大概十五分鐘後,各式的菜色逐一上桌,黄姑娘一聲令下,我們也不客氣了,實行放手大快朵颐,靈活地運用刀叉(泰國人用刀叉來吃飯),吃得津津有味,汗流满额,不是熱而是辣引起,要频频用餐巾擦汗。愛好美食的我,還是第一次嚐試到真正道地的泰國餐, aroy dee (泰語好食之謂也)!
泰國人除使用刀叉吃飯外,也慣用右手來拿食物,左手只能用來拿一些他們認為不潔之物。泰國人吃飯一定要喝湯也是其特色之一。
泰國菜有四大菜系,分別為泰北菜、泰東北菜、泰中菜、與泰南菜,反映泰國四方不同的地理和文化,而各地使用的食材往往跟鄰近國家的一樣。例如泰南菜,和馬來菜一樣多用椰奶、鮮黃薑,而泰東北菜則與老撾菜(老撾,亦稱寮國)一樣善用青檸汁。此外,泰國現有的菜式,不少受到多年定居泰國的華僑影響,其中潮州菜的影響最為顯著,例如粥,貴刁(粿條),和海南雞飯等。
泰國人一般的主食,就是泰國本土出產的茉莉香米。泰國中原土地肥沃,雨水充足,種稻米一年能收三至四次,是世界稻米出口大國。
米飯為主食,佐菜可以有咖哩、炒菜、或其他菜色。求簡快的時候,佐菜可以放在飯前面。除了茉莉香米之外,泰國還有吃糯米的習慣。糯米,更是泰國東北部和老撾國的日常主食。
泰國的麵條,用閩南通用的名,叫貴刁(粿條),上菜時通常單單一碟,例如泰式炒河粉(Pad Thai),或各種湯麵。由於華僑定居泰國多年,不少中國的菜色已經被泰國化,例如泰國酸辣湯粉(kway teow rua)。
泰國人的正餐是以米飯為主食(米飯可以是泰式香米,也可以是糯米),佐以一兩道泰式咖哩,一條魚或一些肉,一份湯,和一份沙拉。順序沒有甚麼講究。喝湯,對泰國人是很重要的,著名的有泰國的檸檬蝦湯(亦稱冬陰功),湯味極辣。
由於泰國位於熱帶地區,氣候潮濕和炎熱,所以各種蔬菜和水果都極其豐富。北部有山河,南部地峽,兩邊有海,而中部田地肥沃,國家豐富的資源,可以在國民的飲食看得出。泰國菜色彩鮮艷,而各種海產都極為鮮味。泰國菜多使用魚露和新鮮的香料,少用乾材。
泰國當地特有的蔬菜和熱帶水果,讓泰國食品在成份及味道上有著獨特的風格,尤其是甜品更是與眾不同。
泰國甜品的品種繁多,據統計,泰國各地的甜點有兩百多種,製作簡單,其常用的材料有:雞蛋、綠豆、米粉、糯米、蓮子、棕櫚糖、木薯根和椰子。椰子汁的用處有點像外國人的牛奶,從糖果到冰淇淋及無數的甜品中都用得上。而椰子片浸在濃糖漿中便成製造甜品的主要成分。椰絲和鹽糖相混,就是麵粉團的調味品。
泰國人喜歡讓甜品有香味,因此,他們把茉莉和其它芳香的花浸在水中,再用這種有了香味的水製成糖漿。再用一些種子和豆在糖漿中煮,製成液態的甜食。另一種特色就是鮮果。鮮果往往是增加甜品的香味。這些水果包括了椰子,香焦,菠蘿,橙類及其他。熟而甜蜜的菠蘿汁本身已可用作甜品。而香蕉的吃法就更多了,泰人愛將未熟透的青蕉切開和曬乾。用少許鹽及大量糖漿混合是一般小食的佳品。
第五節
唐人街
耀華力唐人街(Thanon Yaowarat) 是曼谷華人集中經商的一個區域。當年暹邏君主拉瑪四世在開闢石龍軍路後,感到三聘街雖然是華僑的商業貿易中心,然而侷促一隅,難以再有地方可以發展,屬曼谷唯一不能行駛汽車的繁榮商業耀區,因此有意在三聘街與石龍軍路之間,開創一條能通行汽車的新馬路。
在1881年規劃動工,可惜拉瑪四世在1886年駕崩,工程延誤至1892年,才由他的繼任者拉瑪五世諭令開工。它由高亭越三振佛寺起,至三皇府三聘城門為止,全長1,430公呎,寬20公呎,行人道寬4公呎。當年有一位姓林的華僑,爵名為“坤耀華力陀那勒”捐獻出大片土地供修整道路。爲褒揚林先生的功績,拉瑪五世皇朱拉隆功在做太子時爲中國城御賜街名,封這條馬路爲「耀華力路」。
耀華力路是曼谷中國城中最老的街道,已有200 多年的歷史,華僑相繼到這條新馬路經商,商店排屋林立。並先後創建「老噠叻」「新噠叻」「龍尾爺街噠叻」等菜市場;並有戲院、電影院、「九層樓」及「六層樓」等作為飯店、咖啡室、麻將館及舞廳等娛樂場所。樓房以中國建築為主,掛上中文招牌,戲院裡上演中國廣東省的潮劇,商場裡講潮州話。
耀華力路從崇聖坊到小商品密集的三聘街,長3公里,匯集了 100多家金光燦燦的黄金店。整條街道,售賣金飾的商店林立,幾乎是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店舖總是有顧客進進出出,很是熱閙。那天黄姑娘帶我來替佛像鑲金盒子,曾經來過其中一家金舖。在街上也很常看到賣燕窩甜品的小攤子,至於内裡燕窩的成份有多少,是真是假也只有賣的人才知道了。
夜幕低垂,閃耀着彩色燈光高大的中文霓虹燈標牌,高掛在商店外人行道的上端,照亮了整條街道。這裡五彩繽紛、琳琅满目,既讓你興奮無比,也會讓你筋疲力盡。著名的舢舨巷( Soi Wanit)穿過城中央,與耀華力路大致平行;這條路擁擠而嘈雜,販賣的不過都是一些便宜貨。在耀華力路和Thanon Chakrawat路交叉口處,是賊市塲(Nakhon Kasem),因爲過去這兒是進行銷贓的地方。夜晚,周邊地區燈火通明,到四處逛逛非常有趣。耀華力路的盡頭便是金佛寺,鎮寺之寶爲世界最大的實心金佛像,重達5.5噸。
第六節
四面佛
我們三個年輕小伙子,就是不甘寂寞,總愛往外逛。曼谷的夜市相當熱閙,行行重行行,在不知不覺中,我們走到擺放四面佛的地方。四面佛 (Erawan Shrine) 人稱“有求必應”佛,以靈驗著稱。位于泰國曼谷的四面佛壇是泰國香火最鼎盛的膜拜據點之一,在曼谷市中心愛侣灣的Ratchadamri路和Phloen Chit路交界,鄰近君悦酒店和崇光百貨。崇光百貨現今已是Central World大型商場,也是曼谷著名的旅遊觀光勝地。每日,都有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信眾前往参拜或祈禱。佛像有四尊佛面,分别代表愛情、事業、健康和財運。買香燭和花環等禮佛用品可以在四面佛壇裡面買,價格比外面的公道,願望實現後要記得還願。晚上亮着燈光,善男信女,蜂擁而至,人頭湧湧,燃點香燭的烟火,迎着微風,嬝嬝升空。烟幕彌漫加上在泰國傳統音樂伴奏下的舞蹈表演,很是熱閙。當然我們亦入鄕隨俗,買香燭膜拜一番,祈求一切順利。
四面佛神壇興建于1956年。當年據說是在愛侣灣(Erawan)酒店(君悦酒店前身)興建之時,發生了一連串的不幸工業意外事故,多位在當地工作的工人都離奇地喪生。因此業主請來了鑾素威参佩少將察看,鑾素威參佩少將受托後前來視察,得出結論,問題在於酒店的名字「愛侶灣」太過霸氣。動土開工時也未作法事徵求地方神的同意和保護。愛侶灣神像雖是因陀羅的坐騎,但它的地位卻與後者相當。並依其建議,後來便在建築工地附近建造這座四面佛壇供奉四面佛,保佑大眾諸事顺遂。
之後,不幸的工業事故就再沒有發生。酒店後來被拆掉,但四面佛神壇卻一直保留至今時今日。每年有甚多的華人信徒及佛教徒到此膜拜,其中更深受香港人的敬仰。信眾相信四面佛極為靈驗,如祈求後願望達成,信眾多會回來還願,總使得神壇周圍不缺所需的供品,有人甚至自己或僱人表演歌舞音樂。到曼谷當地如不拜四面佛,就如入廟不拜神一樣,是一件令人難以想像的事情。
梵天源自古印度宗教,佛教稱爲大梵天王,居色界初禪天,由於外形近似佛像,因此在中文多稱為四面佛。在東南亞,尤其是泰國,梵天被視為佛教的護法神,法力無邊,掌管人間榮華富貴。其四面分別朝向東南西北,供信眾祈福。
泰人崇拜和响往梵天的觀念由來已久。泰語phrom likhid指天数,借自梵語,直譯是梵天刻痕。自古泰人認爲,人出生后第六天梵天刻命数在其额上。在泰民族傳统文化——佛教文化中也有梵天崇拜的根基。印度梵天信仰曾在中南半島流傳並對當地文化産生深刻的影响,但後來消退了。700多年來,泰人更熱衷于崇拜印度教中的另一尊神祇因陀羅。
所以現在泰國的四面佛崇拜,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印度梵天崇拜在泰國的復興,這始于曼谷市中心愛侣灣酒店門前四面佛的建立。
鑒於今後該地將成為世界各國人等來往頻繁之地,少將建議恭請比因陀羅神威更高的神明梵天坐鎮。酒店方依照少將的指示舉行法事,1956年,酒店順利完工。開業後,隨即鑄造梵天神像安置在門前神壇上,也開啟了梵天信仰在當代泰國復興的序幕。
至於四面佛手中的聖物,有這幾種物件。各手分執不同的聖物,如令旗、經書、海螺、法輪、權杖、水壺、念珠等等。坐姿則基本半跏趺坐姿即單腿盤坐,通常盤右腿,偶爾也會看到盤左腿的。
四面佛手執法器與手印都有其意義:
令旗:代表萬能法力
經書:代表智慧
海螺:代表賜福
法輪:代表消災、降魔、滅煩惱
權杖:代表至上成就
水壺:代表解渴;有求必應
念珠:代表輪回
手印:代表保佑、保護
第七節
遊樂塲
曼谷市民的夜間生活也是多采多姿的,拜完四面佛後,我們朝着遠處燈光明亮的方向走。一個高高的圍着三四種颜色光彩霓虹燈光的摩天輪正缓慢地轉動着,坐在上面的遊客,居高臨下,俯望着地面整個環境。那裡是一個遊樂塲,有各式不同的玩意,吸引着一班經過一天工作勞累之後的市民到來玩耍歡樂。行人摩肩接踵,人頭湧湧,熙來攘往,穿梭着朝各自喜愛的遊樂玩處去。販賣零食,甜品等攤位也圍满了人,小販們忙得不亦樂乎,有些稍大一點的攤位還擺放着桌椅供遊人坐着吃東西。
曼谷天氣炎熱,市内的河道因長年瘀塞發臭,陣陣惡臭味隨着微風散播於空氣中,很不好受。兜了一圈,我們回到靠近摩天輪的地方,在其中一檔甜品攤坐下,一邊吃着色彩繽紛帶着茉莉花香的椰汁凍甜品,一邊看着坐在摩天輪上乘客們的歡樂容颜,聽着他們興奮喧嚣大叫的聲音。讓人感覺到曼谷的愉快,繁榮,祥和的社會氣氛。
第八節
黄姑娘
黄姑娘的家離我們住的旅館大約一公里多的路程,碰上她没空的時候,就叫我們到她家裡吃飯。她家裡有傭人,一個泰國女孩,幫她打理家務。她弄的菜也满好吃的,很常吃到煎腸仔。
黄素妮姑娘是一個身材稍胖的中年婦人,很有福氣,和藹可親,臉上總是化着濃妝。她是潮州人,說一口道地泰語,潮州話和並不很纯正的廣東話。她對我特别好,經常喊我Chaisak Chaisak的泰文名字。起初不以爲意,聽多了,也就應了。她有一個小男孩,皮膚黝黑的,很像一般黑人,我猜想應該是領養的吧,却又不敢問她。她家有三層樓,樓下是開美容理髮院,我們要經過店面才能上二樓去用飯。出於好奇,我很常纏着她的小男孩要他教我學泰語,居留在曼谷的日子,倒也學會了一點日常應用的泰語呢!
幾乎每天都有外遊的節目,等待的日子並不難過,彷彿在泰國旅遊渡假一樣,輕鬆寫意。黄姑娘並没有告訴我們起程的日期,相信她也需要時間去安排有關的手續。
第九節 芭提雅
長達40公里的芭提雅海灘陽光明媚,藍天碧水,沙白如銀,椰林茅亭,小楼别墅掩映在绿葉红瓦之間,一派東方熱帶獨特風光,令人心曠神怡,是良好的海濱游泳塲。香蕉船、海上滑水、海底漫步、冲浪、滑降落傘等水上娱樂活動新奇刺激。入夜有五彩繽紛的烟火装點着芭提雅的夜空。
城市很小,一共有三條平行大道,其中的海濱大道是沿海而建的,是最早建成也是芭提雅最漂亮的大道,然后是芭提雅2路,有很多的露天酒吧。芭提雅屬于春武里府(Chon Buri),距離曼谷東南方147公里,沿泰國7號高速公路,駕車車程約爲1小時20分。
像越南的頭頓度假勝地一樣,在芭提雅海灘附近,亦開設有很多海鲜飯店,不少泰國人都專程坐車來吃。難得來到這裡,黄姑娘亦帶我們品嚐了當地生猛美味的海鲜美食。
在回程返回曼谷的路段,經過一個地方,黄姑娘特地叫司機開到那裡去。那裡是一個小山丘,不很高,沿着山路,看到很多猴子在玩耍,我叫那個山作馬騮山。快到山頂的時候,遠遠看到一座廟,是一間中國式的廟宇,叫媽祖廟。從廟往下看,是海,景色美麗。下車後,黄姑娘走進廟裡上香,祈求媽祖庇佑事情順利。我也跟着膜拜,祈求順利平安。之後在廟裡逛了一回,就上車回曼谷了。
翌日,黄姑娘通知我們要準備行李,明天下午就要飛到香港去了。
第十節 廊曼機塲
3月9日,我們穿上了整齊的西裝,打上領帶,風度翩翩。由於每天都到外面走蕩,皮膚也曬黑了很多,看上去和當地的泰國華人並没有两樣。吃過午飯後,黄姑娘來到旅館,把房間退了,大約下午两點鐘左右,我們一起坐計程車到廊曼國際機塲去。
廊曼國際機塲(又稱爲舊曼谷國際機場)是位於泰國曼谷北邊的國際機場,於1914年3月27日啟用(機場部份區域早於這個日期前啟用),是東南亞的主要國際機場之一,也是泰國亞洲航空的主要機場。距離曼谷約30公里,約40分鐘車程如果没碰上塞車的話。
計程車在公路上奔馳,很快我們就抵達廊曼機塲,下車後跟着黄姑娘把行李拿到泰國航空辦理登機手續的櫃台,由黄姑娘跟他們交涉,很快登機手續就辦妥了。接着也很順利的通過了出境檢查關口,之後就往登機閘口走去。
這是我第一次乘搭飛機,進入機塲内所看見的一切景物更覺得新奇,裡面燈火通明,彷如一個小社區。沿着走廊通道,两旁有販賣各式物品的店舖,有賣手袋衣物,佛像紀念品,食物,各式烟草酒類糖果和香水免税店,還有泰國著名的蘭花,種種物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睱給。我彷如劉姥姥進入了大觀園般,瞪大眼睛,好奇地四處張望。。。機塲内的播音器不時的廣播着某某班機即將起飛的訊息,混合着泰語和英語,提醒尚未到閘口登機的旅客趕快報到,不要誤了班機。
從機塲内的玻璃窗往外看,見到很多不同標誌的飛機正在裝卸行李和貨物,有些亦正在補充燃料,一片忙碌景象。而在遠處的跑道,飛機亦頻繁的起飛降落,接二連三,煞是好看。
走了一段路之後,來到登機閘口。我們乘搭的是泰航四點鐘左右飛往香港的班機,由於時間尚早,閘口前的座位還是空空的,我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不知道過了多少時候,耳邊傳來我們班機開始登機的廣播。一陣騷動,旅客們趕忙排列着隊,按照地勤人員的指示,展示出護照和登機票,很有次序的登上載運旅客到停留在遠處飛機的巴士(由於當時並没有架空橋直接搭到飛機門口的設備,全靠巴士來運載),巴士一架接一架的把旅客送到飛機旁邊,大家下巴士後再走上搭在飛機外面的樓梯,魚貫進入機艙,我們亦緊隨其中。
甫接近機艙門口,已感到一陣涼快,機艙内的冷氣撲面而來,夾着陣陣清香。穿着標誌着泰航航空公司制服年輕美麗的空中小姐站在飛機入口處笑容可掬的歡迎旅客,並按照乘客登機票的座位號碼指示他們入座。空中少爺則幫忙乘客把隨身行李放在座位上的行李櫃内。我們緊隨其他乘客後面,亦步亦趨的走到自己的座位。機艙座位分爲左右每行各三個座位排列,爲了看機外風景,我選擇坐在靠窗口的位置。在乘客陸續坐定之後,機艙内逐漸的回復平静,雖然偶爾還聽到一些聲音。
爲供應機内的電能,開启燈光和空調等,飛機的馬達一直在開着。在不自覺中,飛機正在缓慢的移動着,正在大家屏息的等待飛機起飛時,機艙内的播音器傳來機長歡迎旅客乘搭他的飛機的聲音,一輪告白之後,最後提醒大家要扣上安全帶。與此同時,機内的服務員開始派發冷濕手巾給旅客,昔日從電影裡面看到的情景一一的出現在眼前。接下來,服務員開始示範如何使用救生用具和它們擺放的位置。乘坐飛機是我的夢想,盼望多時终於坐上飛機了!
飛機缓慢的開到跑道上,機上的服務員做了最後一次巡查,之後就坐在爲他們預留的座位上,同樣地也扣上安全帶。此時飛機稍停了一下之後,機速漸漸增强繼而向前奔去,飛機的渦輪隨着馬達的怒吼聲加速滾動着,飛機加速往前衝刺,衝了一段路之後,突然一個拉力,把飛機機頭拉了一把,離開了跑道,順着向上傾斜的姿勢,飛機不斷地往上爬升,此時機艙内鴉雀無聲,一片寂静。我從機窗往下觀看,曼谷市就在脚底下,湄南河蜿蜒曲折像一條蛇般纏繞着曼谷市爬行。地面交通繁忙的景象,人,車和建築物等隨着飛機的爬升而逐漸縮小。當飛機衝入雲宵之後,地面景象消失了。窗外陽光普照映射着朵朵浮雲,飛機由傾斜漸漸回復水平線狀態,在浮雲上空平穩地飛航着。
此時空服員又展開了他們的工作,正忙碌地準備旅客們的晚餐。從第一行開始,依照旅客的選擇送上他們的飯前飲料,開胃酒或各式果汁。大約過了一個小時之後,開始送出晚餐。
聞名已久的飛機餐终於擺放在我面前,一個小盤子上面放满了很多食物,有開胃菜,一個熱的小麵飽,一個熱的主菜,甜品還有一小塊牛油,一盒橙汁和一盒白水,一個空杯子,另外用膠袋包着的餐具,一應俱全。獲派送到晚餐的旅客,各自在埋頭苦幹地享用着,當然我也不例外了。
飛機在飛航途中,偶爾因氣流而有一些上下抛動,對於第一次乘搭飛機的我,感受倒满新鲜刺激的,播音器不時傳來呼叫乘客要扣緊安全帶的聲音。
晚餐過後,機艙内又回復了正常状况,有些人在看書,有些在呼呼入睡,有些進出洗手間,各有各忙。此時空服員又開始了他們另一個服務項目,推銷免税品,香烟,香水和手錶之類。
大約四個小時的飛行,飛機進入了香港區域。時已入夜,窗外一片漆黑,從窗口往下看,遠處朦朧的光點隨着飛機的靠近,漸漸變得清晰。高樓大厦的燈光,街道两旁排列着的黄色燈光,色彩繽紛的霓虹燈光一閃一亮的照耀着維多利亞海港两岸的建築物,在黑夜中更顯得燦爛明亮。維多利亞海面上有大型貨船停泊,亮着的燈光以及渡輪船隻亮着的白色燈光,在黑夜裡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東方之珠,真是名不虚傳。飛機在九龍城上空盤旋了一會,隨即安穩的降落在启德機塲上,我們抵達香港了!
同樣的,我們亦是乘搭機塲巴士進入启德機塲大樓,跟着黄姑娘,我們順利地通過了旅客入境處。隨即到行李運送處拿行李,跟着到機塲外的的士候車站搭車去找張廷鈞,黄姑娘說先把廷幹帶到阿鈞處。
(未完,請續看第三章)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